經營藥廠的張弘本身是合格藥劑師,太太黃鶴珠則是護理師,學識背景與社區營造「八竿子打不著邊」,也沒有任何淵源,夫唱婦隨一頭栽入鄉土文化工作,把故鄉雲林縣土庫鎮新庄打造成美麗社區,還揚名海外,是新庄擺脫落後沉淪的靈魂人物。
張弘除追求製藥專業與技術,更重視製藥良知,曾是領導藥師推動醫藥分業、爭取藥師權益的風雲人物。遷居虎尾數十年的他,始終心繫家鄉故土,魂牽夢縈盡是故鄉的呼喚,28年前毅然決定回鄉,一頭栽進故鄉改造工作,妻子黃鶴珠一路真情相隨。
毫無文史理論和實際基礎的2人,為充實鄉土文化與社區規畫知識,當起「老學生」,密集修習相關課程,甚至報考研究所,攻讀成人及高齡教育,今年以78歲高齡從中正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畢業的張弘,是該校創校以來最高齡的學生;72歲的黃鶴珠也將從該校高齡教育研究所畢業,成為生死學及高教雙碩士。夫妻2人出錢出力開墾家鄉這塊文史荒漠,迄今投入至少千萬元。
最近Dcard的熱門話題之一「美國移民」。說實話小編曾經也很想成為美國人。為什麼呢?因為來到美國工作後,就愛上了美國人,才產生想在這裡穩定生活下來的念加拿大移民顧問頭,真的就如此而已。但不可否認,這幾年在美國生活,我曾經想過我若有美國籍,也許在我離開芝加哥大學的研究工作後,就可以很容易找到一份工作,雖然不是錢多、事少、離家近,但應該足夠養活自己。而另外也有網友分享親身經歷,自己已經美國定居生活15年了,「我跟老婆稅前年收才台幣七百萬,住在南加州,如果是住灣區大概只能露宿街頭,台灣人聽到可能覺得薪水蠻高,但在美國這邊就一般中產社畜而已,其實每個月真的存不了什麼錢,中午隨邊吃就噴10塊美金(約新台幣303元)左右的食物」。而且美國移民年紀越大,會越難融入美國社會與文化,因為這攸關找工作跟以後升遷,「我有個有錢親戚拿到綠卡來美國,但不到一年就逃回台灣,因為沒有收入花費又太高」,總之移民到美國移民美國只對兩種人有誘因,「一種是想要買房的人,另一種是希望以後小孩有美國國籍」。
他們邊學邊做,深入探索家鄉歷史文化,挖掘、發揚傳統技藝,從先加拿大移民顧問民墾殖、地理人文演進、農業發展、教育紀錄、中心信仰、到精神象徵等,為社區寫歷史,完成《白雲悠悠三百年-說我故鄉新庄仔》一書,為故鄉歷史留下彩妝。
藥學、護理和鄉土文化領域有天壤之別,張弘、黃鶴珠卻能在知天命之年,歷經28個寒暑努力,全神貫注投入,成功轉換角色,經營出亮麗成果,把故里打造成富而有活力、貴而多健康的文化社區,更成為凝聚社區意識和居民力量的精神領袖。
我朋友平日就有去聽分享會的習慣,有次他與我分享她聽一個香港人發表去加拿大的感想,其中也有提到關於留學跟申請永久居留的問題,很多人都會說,這完全不需要猶豫阿,竟然已經在加拿大開始了自己的學業,為什麼不直接申請簽證呢?其實加拿大的風俗習慣以及氣候,不見得每個人都能習慣,他表示在加拿大要存錢可謂是非常困難,加上樓價高稅收高,也因為這樣的環境,在生活上如果要賺錢已是難上加難,更應該要考慮到離鄉背井,在加拿大生活圈與家鄉不可比,甚至有時候還得依靠其他娛樂來麻醉自己,讓自己可以放鬆壓力,做好準備在重新出發。不過以熟後我們會猶豫在回到香港還是直接留在加拿大之間徘徊,我們可以考慮網友說的,先回到香港,但是也可以先取完簽證加籍,再來考慮返鄉休息,兩者都是可以的,畢竟要一個人離鄉背井移民加拿大,除非在加拿大有所依靠,否則一個人生活的壓力機會是很難克服的。